刑事辩护

刑事辩护
首页 > 刑事辩护 > 正文内容

如何确定QQ群中使用二维码骗取金钱的行为

admin2年前 (2023-05-24)刑事辩护617

  如何确定QQ群中使用二维码骗取金钱的行为

  2018年2月,吴某强在QQ群中发送二维码进行诈骗。厦门刑事律师——何宏财为您介绍以下问题:吴某强申请了十几个QQ号,并将这些QQ号设置为昵称,如“你”、“给你”。他用十几个QQ建立了一个小组,并将其设置为所有禁止小组。只有这个小组的主人吴某强会说话,而其他小组成员只能抢红包或扫码转账。吴某强通过雇佣他人来吸引他人加入这个群体,或者在群体中发红包来吸引他人加入这个群体。当团里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他会定期发红包短信,按时发多个小红包。

  在为QQ群成员抢红包的过程中,吴某强将向群成员发送166元、366元的假二维码,并用0.01元的银行卡进行验证。您可以收到288元、366元、588元的虚假信息。当受害者扫描密码并付款时,他会看到你”、“给你”两个字,分别支付166元和366元。这样,吴某强诈骗了组员,诈骗金额高达8万元。

  一是分析盗窃罪与诈骗罪的构成要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为目的,盗窃大量公私财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产的行为。盗窃对象应当是他人占有的财产,盗窃是违反对方意愿,将他人财产转移占有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欺诈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财产。同时,要求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与受害人根据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厦门刑事律师

  二是分析案件与盗窃罪、诈骗罪的关联性。

  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吴某强通过支付二维码诈骗受害人8万余元。吴某强以非法占有财产为目的,完全将受害人,虽然受害人扫描二维码支付,我知道我需要支付0.01元,但这只能证明受害人有误解,0.01元是基于吴的欺骗行为,然后处理0.01元属性,但0.01元以上的支付是完全反对受害人的,因此,应认定吴某强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受害人基于吴某强的虚假二维码产生了错误的认识,然后处分了自己财产的客观事实,但受害人在处分自己财产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处分财产的金额。受害人主观上处分财产的金额是0.01元,而不是166元、366元,因此,吴某强是违反受害人意愿转移占有的行为,应视为盗窃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刑事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oaiseo.net/?id=13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厦门刑事律师:单位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

  厦门刑事律师:单位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  单位共同犯罪,包括共犯,是单位共同犯罪,一方共同犯罪是单位共同犯罪,另一方共同犯罪是自然人单位共同犯罪。前一种单位共同犯罪可以称为纯单位共同犯罪,后一种单位...

抑郁症致别人死亡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一、抑制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抑郁症并不是免除刑事责任的疾病,所以当事人患有抑郁症而犯罪的,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

刑事辩护应当看到案件背后的当事人

  刑事辩护律师在刑事司法运作中的作用发生了哪些变化?  刑事辩护律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刑事律师对案件的干预程度相对较浅。1996年《刑事诉讼法》颁布后,刑事辩护干...

被告人朱某犯伐林木罪: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该如何处理

  在本案的具体判罚中,安徽省黟县人民法院采纳了第二种观点,仅就朱某漏罪部分进行单独定罪量刑,并未撤销原判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裁判要旨:  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告人在判决宣告前存在漏罪的,不符合...

一场未发的微信与取保候审的波折:从家庭误会到法律边缘的救赎

  在法律圈里混了这些年,我经手过不少案子,但2024年那起取保候审的纠纷,总让我觉得像一场生活的意外戏。主角是个叫小张的男人,30岁出头,普通白领,平时老实得像块木头。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条没发出去...

实施法律援助法以更高质量的法律援助维护公平正义

  从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以下简称法律援助法)正式实施。法律援助法进一步拓宽了法律援助方式,扩大了法律援助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加强了质量管理,优化了便捷措施,将更好地...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厦门刑事律师电话

厦门刑事律师,厦门取保候审律师:1875022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