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

刑事辩护
首页 > 刑事辩护 > 正文内容

刑事辩护中的"细节博弈":一起诈骗案背后的法治温度

admin6小时前刑事辩护4

  2022年冬,南方某市律师陈铭在看守所会见室见到了满脸憔悴的张磊。这位做建材生意的老板因涉嫌合同诈骗被刑拘,涉案金额据称达89万元。卷宗里,被害人李某的陈述、转账记录和一份手写合同似乎形成了完整证据链。但张磊反复强调:"那15万是定金,后来货发过去了,他没签收就说我骗他!"

  阅卷里的"时间裂缝":辩护的起点是较真

  陈铭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花三天时间逐页核对证据。在银行流水明细中,他发现一个关键细节:李某声称"被骗后立即报警",但实际转账时间与报警时间间隔长达47天,期间还有两笔小额资金往来。更重要的是,张磊公司的物流底单显示,案发前曾向李某指定地址发送过价值12万元的建材,只是因无人签收被退回。

  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恰恰成为突破点。根据《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陈铭据此提交法律意见书,指出现有证据无法排除民事纠纷可能,并申请调取物流签收记录和双方微信聊天记录。这种对细节的较真,正是刑事辩护的第一道门槛——让证据说话,而非被指控牵着走

  协商中的"情理平衡":不止于法律条文

  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陈铭没有简单否定指控,而是启动了双轨辩护。一方面,他找到李某耐心沟通,出示物流凭证和张磊公司的经营状况证明,说明其并非"卷款跑路";另一方面,他协助张磊筹集30万元补偿款,表达和解诚意。当李某在谅解书上签字时,感慨道:"我以为他就是骗子,没想到律师能把事情查这么清楚。"

  最高人民检察院2024年数据显示,在经济犯罪案件中,通过辩护律师促成刑事和解的比例达32%,其中65%的案件最终适用不起诉或缓刑。这印证了刑事辩护的双重价值:既维护法律底线,也修复社会关系。

  法庭外的"司法理性":辩护的终极追求

  最终,检察机关综合全案证据,认为张磊的行为更符合民事违约特征,作出不起诉决定。但陈铭的工作并未结束,他协助张磊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追回了李某拖欠的剩余货款。这个"反转"结局,恰恰体现了刑事辩护的深层意义——不仅要防止无辜者蒙冤,更要推动纠纷在法治框架内理性解决

  从看守所会见时的那句"我没骗他",到最终拿到不起诉决定书,张磊的经历算不上惊天动地,却折射出刑事辩护的日常。在每一个看似"铁证如山"的案件背后,可能都藏着需要被看见的细节、需要被倾听的辩解。而辩护律师的价值,就在于用专业和耐心,让法治的阳光照进这些细节里,既不纵容罪恶,也不冤枉无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盐城律师法律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aiseo.net/?id=180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次危险的跨国网络诈骗:从取保候审到刑事辩护的法律探索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李强(化名)正在北京的一家咖啡馆里,安静地喝着咖啡。他是一位普通的IT工程师,过着平凡的生活。然而,几天前的一通电话,却将他的生活推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电话那头的声音清晰而冷...

合同纠纷败诉时对再次上诉的期限有哪些规定

  合同纠纷败诉时对再次上诉的期限有哪些规定     一、合同纠纷败诉时,对再次上诉的期限有哪些规定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

厦门刑事律师解析中外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及比较

  厦门刑事律师解析中外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及比较  一、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概念、范围和比较  简易程序,英语为“简易程序”summaryproceeding(或:“”summaryprocedure19...

咫尺之间的自由与束缚:一起商业纠纷中的取保候审之争

  在一场激烈的商业纠纷中,一位曾经意气风发的企业家王某,因涉嫌合同欺诈而身陷囹圄。在这起案件中,取保候审成为了一个牵动各方神经的焦点,引发了法律和情理间的争论与博弈。王某是某地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创始...

司法系统下的网络犯罪辩护实践及其刑罚的平衡艺术

  在当今技术日益发展的社会中,网络犯罪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司法体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往的刑事辩护经验在面对虚拟空间的犯罪行为时显现出不足,而在量刑中寻求平衡更是成为了法律专业人士的一种新艺术形态...

什么是过失犯罪?

  什么是过失犯罪?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点纠纷,有时会导致一方受伤,但这可能不是另一方的初衷,可能被认定为过失犯罪,那么什么是过失犯罪呢?  过失犯罪是指在过失心理控制下实施的构...

盐城刑事律师电话

盐城刑事律师电话:1385106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