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

刑事辩护
首页 > 刑事辩护 > 正文内容

抑郁症致别人死亡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admin4年前 (2022-01-30)刑事辩护1650

  一、抑制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抑郁症并不是免除刑事责任的疾病,所以当事人患有抑郁症而犯罪的,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如何确定刑事责任的能力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达到16周岁年龄的人犯罪,将负担的是一种完全的刑事责任。这是我国法律基于已满16周岁的人一般心智和体力皆已成熟的考虑而作出的推定规定。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与上面所提不同的是,这里所应负的刑事责任年龄,是相对的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就是说,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仅仅是犯上述犯罪行为时才负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这里也应注意,这个年龄阶段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5、不满16周岁不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养。

  6、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7、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8、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9、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规定对于抑郁症并不是免除刑事责任的疾病,所以当事人患有抑郁症而犯罪的话是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盐城律师法律平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oaiseo.net/?id=58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多次实施小额诈骗是否累加犯罪数额

  多次实施小额诈骗是否累加犯罪数额  诈骗犯罪是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对象。诈骗罪属于数额犯罪,需要达到一定数额的诈骗罪才能构成犯罪。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行为人多次实施小额诈骗,能否累计犯罪...

厦门刑事律师:刑事案件上诉不加刑原则的规定

  厦门刑事律师:刑事案件上诉不加刑原则的规定  一、刑事案件上诉不加刑原则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处...

数码时代的司法难题:网络犯罪的刑事辩护实践及其刑罚挑战

  网络,这个二十一世纪最具革命性的产物,并非只带来了进步与便利。随之而来的,也有滋生在虚拟世界里的新型犯罪。从匿名的网络攻击到破坏经济秩序的复杂诈骗案件,法律专业人士必须穿梭于真实与虚拟世界间,为正...

厦门刑事律师:关于减刑制度

  厦门刑事律师:关于减刑制度  减刑一般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悔改或立功表现,适当减轻原刑罚的制度。减刑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刑罚执行制度,充分体现...

当法律遭遇新型犯罪:一起网络贪腐案件的刑事司法流程剖析

  在这个信息化、网络化日益深入的时代,因特网不再仅仅是方便人们生活的工具,而已成为犯罪分子实施新型犯罪的温床。一起震撼公众的网络贪污贿赂案件在司法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不仅因为案件的侦破充满了挑战,更...

被告人朱某犯伐林木罪: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该如何处理

  在本案的具体判罚中,安徽省黟县人民法院采纳了第二种观点,仅就朱某漏罪部分进行单独定罪量刑,并未撤销原判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裁判要旨:  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告人在判决宣告前存在漏罪的,不符合...

盐城刑事律师电话

盐城刑事律师电话:13851063183